2017年,山西建投集團當期在海外承擔施工任務的項目管理人員和勞務工人達810人,乘飛機飛行里程達400余萬公里。地球赤道的周長為4萬余公里,該集團海外事業部一名管理人員2017年乘機飛行里程就達12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飛行了近3圈。遠離故土,克服惡劣天氣、疾病、物資短缺等諸多困難,將“中國標準”帶向世界,將“三晉建造”的旗幟插遍亞洲、非洲、大洋洲20余個國家,建設者們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令人欽佩。該集團海外市場領域不斷延伸擴展,從“借船出海”到逐步實現“造船出海”,折射出山西建筑業轉型軌跡。
為什么要“走出去”?通過“走出去”可以實現經濟效益和人才建設的大發展和大跨越。如何“走出去”?從“借船出海”到逐步“造船出海”。建筑企業“走出去”可以做什么?從房建到橋梁、變電站建設,從單一施工到工程總承包、投融資開發,并帶動我省產能和人才輸出,山西建投的海外建設者們不斷創新進取,推進產業鏈延伸,走出建筑業轉型新路。
不僅要“走出去”,還要在當地“扎下根”“融進去”。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實施“大海外”戰略,山西建投的海外事業發展進入新階段。一轉天地寬,從農場開發、體育館修建到斷橋修復、銀行總部建設,喀麥隆、中非市場項目實現多元化,市場得到鞏固。繼馬來西亞南港灣閣項目之后,山西建投在當地又將目光瞄準了工業產業園、燃煤電廠建設。2018年,山西建投集團將進一步加快海外業務轉型升級,聚焦道路、口岸、航空、能源等基礎設施工程,致力于由傳統建設向投融資、EPC業務轉變,由單一施工向“建營管”模式轉變。
服務我省轉型發展,助力開放型經濟建設,山西建投奮力開拓、深耕細作海外事業,持續引領我省建筑企業走向世界,在海外施展轉型身手。號角已經吹響,乘海風,去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