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莊利軍創新工作室,籌建于2018年09月,創新工作室以創新裝配式建筑相關技術為己任,以助力“雙碳”目標為導向,以多年的空間結構設計、深化設計、現場裝配施工等經驗為底蘊,逐步發展至以產業化、數字化建造為載體,以實現空間結構精益為目的。
工作室由兩部分構成,分為創新組與成果推進組兩大塊。工作室積極開展自主創新的同時,主動與同濟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在裝配式建筑領域開展產學研合作,將現有的研發成果大力推廣,建設示范項目,為我省裝配式建筑進步起到引領作用。
二、研究方向
創新工作室成立旨在研究裝配式鋼結構建筑,解決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現存技術問題,創新鋼結構建筑行業設計、施工技術,并將成果運用于實際生產中,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提高企業市場占有率,促進科技人才發展與培養,不斷提高全員的創新動力,推動企業創新進步。
1.針對于高抗震烈度下結構體系設計進行研究,依托結構體系創新,開展減震、隔震技術研究;
2.從標準化連接、理論計算、試驗檢驗出發,總結提煉可操作性強、受力合理可靠、造價經濟的連接技術;
3.積極探索裝配式鋼結構建筑主體結構部品部件的數字化、智能化加工制造技術;
4.研發裝配式鋼結構的結構體系部品部件、裝配式機電安裝部品部件、裝配式裝修部品部件的集成技術;
5.組合形成適用于各種建設條件的方案,為高效安裝創造優越的技術條件;
6.開展高精度測控技術及健康檢測的研究。
三、技術團隊組成
工作室共有成員46名,其中創新組成員共35名,成果推進組成員10人,帶頭人1名,技術顧問1人。其中正高級工程師8人,高級工程師2人,工程師 24人,助理工程師13人。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碩士研究生10人。
四、科研條件
1.軟硬件配備
工作室共投入872.87萬元,主要用于實驗檢測設備購置、深化設計相關軟件、模擬預拼裝軟件、結構分析軟件、辦公設備的購置等。
2.創新工作室創新研發能力
現有試驗設備具備原材料及連接接頭力學、化學性能檢測,金相試驗,焊縫超聲波、射線、磁粉探傷檢測能力。中心具備各種裝配式鋼結構體系的結構設計、結構驗算、深化設計能力。
3.工作室建設
山西四建集團現有裝配式鋼結構部品部件生產車間22225㎡,均采用數控生產設備,能夠加工各類異形構件,為研發提供有力支撐。
五、所取得的關鍵技術及重要成果
1.承擔省科技廳科技項目2項:《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關鍵技術與工藝研發》、《山西省既有建筑性能評價及改造技術研究》;
2.授權發明專利《一種建筑用機械加工切割工作臺》、《懸掛式豎向扭轉梭形金屬旋轉百葉幕墻施工方法》、《一種螺栓球網架懸拼散裝跨伸縮縫施工方法》等10項;
3.授權實用新型專利《鋼結構巨柱高空施工懸吊式操作平臺》、《一種可周轉臨邊防護欄桿》、《一種鋼箱梁下人孔防護裝置》等31項;
4.獲得專利獎《一種異形、曲面懸掛式鋼結構體系的安裝》、《一種自復位混合支撐結構體系》、《一種螺栓球網架懸拼散裝跨伸縮縫施工方法》3項;
5.獲得山西省科技進步獎《異形曲面懸掛式鋼框架結構施工技術研究與應用》三等獎;
6.獲得山西省科技成果登記《異形曲面懸掛式鋼框架結構施工技術研究與應用》、《裝配式鋼結構高層公共建筑綜合建造技術研究與應用》、《超長大跨度空間網殼結構跨鐵路營運線快速施工技術研究》等5項;
7.獲得科技進步獎、QC成果、BIM獎項等共3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