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2022年6月23日,由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擬確認“山西省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工程研究中心”在山西四建集團設立。研究中心旨在促進山西省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發展,解決制約裝配式發展的技術問題,使傳統建筑向新型建筑轉型升級,開啟省內裝配式建筑發展綠色新征程,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
二、研究方向
研究中心立足于國家關于建筑行業的政策導向、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對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進行系統研究,解決當下限制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推進的技術問題,引領建筑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我省建筑產業化進程,深度踐行綠色建造的使命,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1.研發適合于高地震烈度區的裝配式鋼結構體系。
2.以創新結構體系為基礎,在消能減震領域,研發不同阻尼器與結構的匹配后的工作效能。
3.研發與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特點相適應三板體系(墻板、樓板、屋面板)的標準化連接技術。
4.夯實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部品部件產業基地,研發關鍵部品部件集成技術,打造完整的產業鏈體系。
5.針對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部品部件開拓數字化、智能化、加工智造技術。
6.形成可靈活組合的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整體解決方案。
7.探索信息平臺,將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集成于同一平臺。
三、技術團隊組成
山西省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工程研究中心,由山西四建集團與太原理工大學產學研合作建設,雙方密切合作,共同培養技術人才。共有技術人員67人,其中四建集團56人,太原理工大學11人(職稱均為副教授及以上)。
四、科研條件
研究中心現有裝配式鋼結構部品部件生產車間22225㎡,均采用數控生產設備,能夠加工各類異形構件,為研發提供有力支撐。




三條數控生產線
太忻園區鋼結構生產車間改造升級已啟動,擬投資1491.3萬元,引入智能化、數字化生產線,高效率、高精度生產各類部品部件,為建筑的智能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五、所取得的關鍵技術及重要成果
1.授權發明專利《一種建筑樓房施工臨時用的防護欄桿》、《一種用于樓房建設工程建筑垃圾輸送裝置》、《一種樓房建筑裝飾用輔助施工梯》、《提高H形鋼柱局部穩定的混凝土緊固結構及其安裝方法》、《一種鋼構件雙向壓彎下全截面塑性抗彎承載力的判定方法》、《一種肋板位置可調的裝配式焊接空心球節點加固裝置》6項。
2.授權實用新型專利《一種臨邊防護固定裝置》、《一種自動上料、下料鋼管套絲機》、《一種方便安裝的鋼結構轉體橋》等13項。
3.制定標準《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規程》、《裝配式鋼結構深化設計制圖標準》2項。
4.在關鍵核心技術公關方面的突破
《鋼結構建筑減震技術及裝配式建造技術研究與創新》經評價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8度設防超高層建筑關鍵部位鋼結構建造技術研究及應用》經評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減震及成套快裝技術研究與應用》經評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5.服務項目獲國家最高質量獎情況
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項目獲魯班獎;
定襄六館一院項目獲國優獎;
山西·瀟河新城2#酒店獲中國鋼結構金獎。